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鄄城县  > 正文

乡村特色产业拓宽致富路

作者: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5-03-31 09:48

这几天,山东省鄄城县临濮镇种植大户马发义的300亩菠菜迎来了丰收。来自附近村的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成熟的菠菜。经过收割、摘菜、打包、称重等一系列过程,一把把收拾好的菠菜整整齐齐地装进车内。

近年来,鄄城县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,因地制宜,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拓宽群众致富路。马发义说:“种菠菜效益还行,都是订单种植,成熟后拉到烟台莱阳工厂做深加工出口。”在种植管理上,马发义采取错峰种植分梯度模式;销售上,他通过订单式种植,让菠菜不愁销路,也为流转出土地的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,给村民带来了收入。临濮镇干部陈德卿介绍说:“乡村振兴,产业先行。临濮镇通过大规模土地流转,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奠定基础。同时也为群众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,实现了就近就业,带动了群众增收。”在古泉街道何桥村蔬菜种植基地,嫩黄的笋瓜挂满枝头,惹人喜爱。种植户陈相宽正忙着采摘、称重、装车。何桥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,群众靠种植蔬菜走上了增收致富路。陈相宽通过土地流转租种了四个大棚,一棚黄笋瓜和三棚西红柿。他说:“不愁蔬菜销路,客户直接来拉。”

鄄城县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上,还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”等方式,因地制宜,将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,形成“党组织有作为、党员起作用、集体有收益、群众得实惠”的良好局面。大埝镇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统筹领导全镇村党支部领办、创办合作社事宜。目前,该镇21个行政村实现了党支部领办、创办合作社全覆盖,为农民增收发挥了作用。彭楼镇采取“龙头企业+家庭农场”模式,大力发展特色乡村产业,通过开发牡丹籽油、牡丹花蕊茶、芍药鲜切花、丹皮等深加工产品,进一步提升附加值。

鄄城县锚定“乡村特色产业”发展定位,依托人才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助农增收致富。同时,鄄城县政协充分发挥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,组织委员调研,建言献策,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。目前,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8家,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。

通讯员 付成银 严庆合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